不同于一级方程式赛车这类设备密集型运动,只要财力足够,车迷们完全可以购入一辆专业顶级自行车。但多数情况下,专业车手胯下的战车,与市面上能买到的最高零售规格产品有着极大区别。
原因在于,专业车手的战车上,不少时候装载的是品牌用于测试和展示的新零件,而非标准商品。那么,普通零售的高端自行车与环法战车之间,还有哪些不同呢?
车架重量
虽说部分车架——比如波加查与温格高所骑车型的车架——是用更高级别的碳纤维打造的,艾菲内普尔的Specialized Tarmac SL8同样有不同版本,其车架采用的是Fact 12r碳纤维。品质出众的车架往往选用更高模量的碳纤维,还可能运用更先进的制造工艺,这让车架得以在重量更轻的前提下,具备更强的强度与刚性。
套件和传动装置
专业车手在平路赛段或是计时赛段,往往会选用尺寸更大的牙盘。虽说不少车手会挑标准的Dura-Ace 54/40盘片,但56T的盘片也并不罕见。每位车手都配备着赞助商提供的顶级规格电子套件,不是12速就是13速,还有些车手甚至尝试过1x套件。
功率计
功率计早已成为职业车手战车上的标配,有了它,车手们便能获取各类数据,以此来评估自己在爬坡、突围以及赛段完赛等环节中的综合表现。这些功率计,有的是套件自带的——像SRAM和Shimano的产品便是如此,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,则会选用Power2Max这类专注于功率计研发的专业品牌的产品。
曲柄长度
多数公路车的曲柄长度介于170毫米至175毫米之间,具体数值要依车架尺寸而定。但环法车手们却越发青睐较短的曲柄,借此来提升踩踏频率——温格高用的是160毫米曲柄,波加查则选用165毫米曲柄,便是典型例子。
轮组
职业车手所使用的轮组,大多是赞助商提供的顶级碳纤维产品,而且轮组赞助商往往和车架赞助商不是同一品牌,这就使得他们用的轮组和市售零售规格的车轮存在差异。如今,车架与轮组(有时还包括轮胎)越来越倾向于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设计,目的是保证能达到最佳的空气动力学效果,所以赛车上装的轮组和零售自行车的轮组看起来相似也不足为奇。这些轮组还有多种框高可供选择:平路较多的赛段会用高框轮组,山地赛段则换用低框轻量轮组。但对普通用户而言,基本就是一副轮组应付所有场景了。
轮胎
过去,管胎尚且是职业选手的不二之选,可近来真空胎已差不多占据了主导地位。不过,有些车手或许会在计时赛中选用带TPU或乳胶内胎的开口胎,原因是这类轮胎可能重量更轻、滚动阻力更小。
如今28毫米或30毫米的轮胎是职业车队的标配,而几年前还以23毫米为主流。即便在公路赛段,现在也有一些车手会选择安装计时赛轮胎,以此助力降低重量与滚动阻力。轮胎品牌也可能提供特别版或专业版产品,比如Continental Archetype。为了减少轮胎漏气时发生碰撞的风险,有时还会使用轮胎衬垫。
车把宽度
职业车手往往偏爱更窄的车把。虽说UCI对车把宽度有最小限制,但当下专业车手选用的车把还是比市售版本更窄——这种内收的位置能带来空气动力学上的优势。
几年前,专业车手还常选极长的把立,目的同样是提升空气动力学表现。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已不常见,尤其是在顶级规格的自行车上安装了集成车把之后。
定制零件
职业车手常会换上定制零件,这是因为有更多小众品牌为他们提供赞助。陶瓷轴承早已成了标配,部分车队还会采用超大导轮系统。像明星车手波加查,不仅有带自己TP标志的碳纤维盘片,还有定制的3D打印坐垫,不少明星车手和全国冠军甚至能拥有专属的定制涂装。